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兰建平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涌现,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开启了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具体而言,一是要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沉淀和保护。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各种类型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可视化的建模,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推动建档立案,建设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二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再现。发挥数字技术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对文物进行高精度的修复和复原,实现对文化形态的重现,让历史的碎片重新焕发光彩。三是用数字化手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特别是通过构建互动性强的数字场景,让观众在交互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
推动文化传播方式数字化转型。传播好中国文化,一是运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创作方式、表现形式。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影视文娱等传统业态加快变革,直播、短视频等原生业态快速迭代,沉浸游戏、云展会等消费场景体验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生产工具加速应用,创造贯通融合不同时空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数字化产品。二是打造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播的应用场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将数字技术融入文化传播中,积极建构与用户具有较高兴趣匹配度的黏性应用场景,拉近文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强的心灵共鸣。三是将数字思维融入文化传播中。加强对数字时代国际传播规律的研究,掌握数字形态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交流,构建中华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
完善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一是加强文化数字化新标准建设。文化数字化标准涉及内容广,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我国数字文化业态的特点,加强部门、行业协会等沟通协调,建立起统一、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二是创新文化数字化治理范式。建立跨部门协同的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整合文化、教育、科技、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加强文化数字化治理的部门协同和区域协同,提升数字文化治理效率。三是增强文化数字化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不断增强数字文化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四是加强数据保护。强化数字伦理与文化伦理建设在数字文化治理中的作用,加强从创造、传播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守牢数字安全底线。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