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红创造了一个多彩蘑菇世界。
杜红在蘑菇大棚里检查蘑菇长势。
杜红到新兴镇红草沟村李秀春家的大棚里指导种植。
本报记者 张晓丽 候 森 文并摄
1月13日,冬日里的风有些凛冽,位于盘锦市新兴镇的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蘑菇大棚里却温暖如春。
嫩黄的、浅粉的、珊瑚形状的、虎皮斑点的……这些长势喜人的蘑菇总能瞬间抓住参观者的目光,令人产生好奇:这真的是蘑菇吗?这么鲜艳的蘑菇能吃吗?芦苇里也能种出蘑菇?
多彩蘑菇的栽培者名叫杜红,她不仅在盘锦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蘑菇世界,更将当地盛产的芦苇做成了培养蘑菇的原料,走出了一条蘑菇种植的生态循环之路。
一路走来,“苇小蘑”品牌渐渐叫响,杜红却不想止步于此。一个品种种得好,她就试试别的品种。蘑菇园里兴盛了,她又琢磨起周边产业来。蘑菇火锅、蘑菇观光、蘑菇研学……一个个新奇的点子被她引进园区来。
这朵小小的蘑菇,正散发着大大的“蘑”力。
若选一座辽宁最受海风眷顾的城市,盘锦一定榜上有名。绵延的海岸线往北,是一望无际的湿地和稻田。无所阻挡,造就了风的自在,也赋予了盘锦人活跃的思维。许多奇思妙想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多彩蘑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梦想
她驯化了33个品种
选择在盘锦种蘑菇,并不是杜红心血来潮。
“小时候,我们镇上就有平菇的种植户。”杜红说。但那时候的她对蘑菇的理解仅限于:“平菇,涮火锅吃的一种蘑菇。”没怎么干过农活儿的杜红,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与蘑菇结下不解之缘。
在盘锦市新兴镇长大的杜红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她爱尝试,愿意闯荡,年轻时走南闯北做服装生意,见识到了世界的博大,因此想要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北京、重庆、广东……那些年有大型博览会的地方,就有杜红的身影。她希望找到的产业,是这一代打下“江山”,下一代还能延续发展的那种。
2005年,广州,中国大型农业食品博览会上,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见识了无数项目的杜红一眼相中了蘑菇种植的发展前景,下定决心回乡创业。20年后的今天,杜红回忆起这个重要时刻,眼中透着几分好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蘑菇品种,有杏鲍菇、香菇、金针菇、灵芝……五花八门,真是看花了眼!”且不论各式各样蘑菇的营养价值、种植效益,爱吃火锅的杜红看着这些鲜嫩的食材,已经想象到了它们鲜美的滋味。“那时候我就想,我种的蘑菇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最好能凑齐一桌蘑菇火锅。”这就是杜红的多彩蘑菇梦。
2010年,杜红正式开启了她的多彩蘑菇种植之路。她说:“很多人对农业有认识误区,觉得农业门槛低,其实不是的。隔行如隔山,这不是空话。”她还算谨慎,选种的第一个食用菌类是木耳,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即便如此,如何选种植原料,温度是多少,湿度怎么把握,都是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即便种植之路困难重重,杜红也没有退缩。会种木耳了,她就开始试种其他品种。
常见的食用菌种植户通常只种植一种蘑菇。“常年干一个活儿就简单了,可我就是想种出七彩蘑菇来,相当于给自己加了许多难度。”杜红说,即便蘑菇种植有互通之处,但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习性,甚至季节不同,原料的配比也不一样,这就注定了她创业前期的不停“折腾”。
为了多彩蘑菇梦,杜红不怕“折腾”,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发道路。在合作社的园区内,不仅有菌棒加工车间、养菌室、出菇棚、冷库,杜红还设立了实验室。走进实验室,各类瓶瓶罐罐摆放整齐,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我们在本地推广种植的食用菌,有33个品种是从这个实验室里走出来的。”杜红自豪地说,她始终记得创业的初心,铆足了劲儿去寻找、驯化各色蘑菇。“前些年,我经常往长白山、云南那边的大山里跑。哪里有好吃的野生蘑菇,我就往哪儿去。”
“粉色的是红平菇,黄色的是榆黄蘑,像珊瑚的那个叫玉髯,这个是多脂鳞伞,我们也叫它虎松茸,上面有褐色的斑点,很漂亮。”穿梭在出菇棚里,杜红兴奋得像个孩子。她一边介绍着蘑菇的种类,一边抚摸着一团团、一簇簇蘑菇,那是打心眼儿里的喜欢。
杜红的多彩蘑菇梦实现了。
灵光乍现
她在芦苇上种出了蘑菇
杜红的办公室里有两排茂盛的绿植,记者采访当天,正巧赶上她给绿植换花土,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夹杂着植物微微发酵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杜红抓起一把花土说:“看到里面黄色的小颗粒了吗?这就是芦苇渣。我们的菌棒用完之后,还是很好的肥料。”
“菌棒”是指用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制成的蘑菇栽培袋。以往“菌棒”的制作原料以木屑为主,然而,盘锦地区并非林木主产区,且林木资源日渐匮乏,这项生产原料价格高,还需要外运而来,实在不划算。
一次坐火车的时候,杜红向窗外瞧去,突然注意到了本地盛产的芦苇,灵光乍现:“芦苇能做菌棒吗?”她越想越兴奋,盘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主产地,年产芦苇60万吨。如果当地的芦苇能做菌棒,不仅能降低蘑菇的种植成本,还生态环保,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杜红马上联系了北京的食用菌产业专家,请他们对盘锦的芦苇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令人振奋,芦苇中所含的纤维素、木质素及糖分,均符合食用菌菌丝体吸收范围,这说明用芦苇栽培蘑菇是可行的!
不过,从“可行”到“成功”,还有很长的科研路要走。杜红组建了技术团队,用了两年时间在实验室里日夜攻关,不停地进行驯化及选育栽培试验,终于筛选出了适应不同品种的芦苇高产配方。在33个食用菌品种中,有20多个品种使用芦苇配方后,在品质和产量上均超过传统原料,而且每个芦苇菌棒比传统原料菌棒成本降低0.1元左右。
“芦苇菌棒”的研制成功,对杜红意义非凡。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种植食用菌对木材资源的依赖,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还让杜红的团队获得了辽宁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杜红基于这项技术创建的品牌“苇小蘑”一炮而红。
乘着这股东风,杜红开发了一款走向大众的新产品,她把菌棒作为“盆景”向外售卖。多彩蘑菇+芦苇菌棒,有“颜”又有“料”,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人们可以在家里种植,也可以作为小学生观察教学的用具。“它是很好的伴手礼。可以馈赠亲朋,也可以带回家栽培,种出来的蘑菇可以食用,留下的菌棒还可以当花肥。”杜红说。
“带领更多百姓致富,应该是每个兴农人的梦想。”2014年,在芦苇菌棒成功替代木屑菌棒之际,杜红组织带领当地188户农民成立了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杜红在蘑菇种植技术上从不藏私,不仅手把手指导农户种植蘑菇,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菌棒。合作社通过原材料、配方菌种、养护标准、加工销售“四统一”,形成了分散化种植、集中化加工的模式,这些“颜值在线”“健康美味”的产品远销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新兴镇红草沟村的李秀春就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作为合作社里资深的蘑菇种植户,她有着20多年的蘑菇种植经历。“从过去的小棚到现在的大棚,我家供出来3个大学生。”李秀春现在有两个蘑菇大棚,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左右,“合作社成立后,经常有技术员上门指导种植技术,有合作社带头,我们种植户的日子更好过了。”
除了周边的蘑菇种植户,合作社还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在生产基地内,王莉莉是合作社里的技术骨干。起初,她从最基础的装袋、接菌、出菇干起,因为认真、负责、爱琢磨,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承担起管理工作。她说:“生产基地里的新农人有50多个,每年收入五六万元。”
融合发展
小蘑菇也能带出大产业
打开“苇小蘑”的快手号,里面的小视频尽情展示着多彩蘑菇,有出菇棚里的蘑菇,有生产线上的蘑菇,有餐桌上的蘑菇,有研学现场的蘑菇……这些不同的场景,是“苇小蘑”发展历程的记录,也展示着杜红对品牌未来发展的规划。
有很多人问,“苇小蘑”如此成功,为什么不扩大生产规模呢?杜红很理智:“发展农业,最忌讳简单算账。假设1个大棚一年能挣10万元,扩大规模后,10个大棚一年能挣100万元吗?杜红的答案是不能,甚至她觉得会亏损。1个大棚自己可以亲力亲为,管理细节也会十分到位,10个大棚就不可能了,必须招更多的人作业,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管理跟不上,品质就无法保证,品质才是成功的基础。”
那么企业发展如何更进一步呢?杜红的答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将蘑菇种植与观光体验、研学、餐饮服务相结合,走上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兜兜转转,杜红的生意经还是落在了“火锅”上。在“苇小蘑”的蘑菇火锅餐桌上,十几种蘑菇争奇斗艳,有的摆成了拼盘,有的还长在菌棒上。“‘我’是一个‘真菌子’,做一个务实的‘道德真菌’。”“苇小蘑”的每一个菌棒上都写着这样的话。无农药残留、现代化生产,才能做到无害无灰无尘,完全不用过水冲洗,因此才能直接端上餐桌。享用蘑菇火锅,人们拿着剪刀,把活体的蘑菇剪下来,放进沸腾的火锅里,不仅保证了食材的新鲜,更是一种视觉盛宴,别有一番风味和率性的感受。
“除了这盘牛肉,剩下的所有食材都是我们生产的。”杜红对蘑菇火锅有着极致的追求,无论是市面常见的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榆黄蘑,还是较为罕见的茶树菇、猴头菇、玉髯、多脂鳞伞等,每一种蘑菇的原始滋味都被发挥到极致,就连火锅面条也是加入了猴头菇制作的。
除了推出蘑菇火锅,杜红还在观光体验、研学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开疆拓土。“别看蘑菇小,产业大着呢!”杜红脸上带着自信:“我们打造了‘城市农场’,让顾客参观、参与培育蘑菇、采摘食用的全链条,近距离感受蘑菇之美。”杜红说。
园区变景区,是杜红对未来产业发展的设想。如今,“苇小蘑”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一块40亩,另一块140亩。去年,“苇小蘑”共接待观光、研学游客2万人,孩子们在“多彩蘑菇世界”里的体验感被直接拉满。今年,杜红计划将40亩的这块园区进行整体改造,在保留蘑菇生产线的同时,增添餐饮、研学活动等服务设施,以增加游客承载量。
“我这个人可以不骄傲,但我的蘑菇要让人骄傲。”杜红脸上带着自信:“都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苇小蘑’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将观光、研学等元素融入蘑菇产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这条多元化的道路。”
在杜红的多元化蘑菇产业世界里,还有蘑菇酱、猴头菇面条、金耳鲜炖烤梨、香菇干、菌汤包等多种产品。去年“十一”假期,杜红将现熬的金耳鲜炖烤梨搬去了红海滩景区,每天都供不应求,“有的人吃好了,特意回来再买几份。”杜红感慨,只要产品做得好,“苇小蘑”一定会焕发出新“蘑力”。
盘锦的海风仍然吹得自在,兴农人杜红仍然充满奇思妙想。她的一苇一菇,已然在无数个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构筑起了一个充满“蘑”力的世界。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