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辽宁”主题快闪惊喜亮相。
往来乘客踊跃参与互动抢答。
中铁十一局员工徐焕然。
辽宁日报记者周佳桐。
沈阳地铁职工池春奇。
扫码观看 阅读快闪
“这里山川秀丽,江河纵横,是古往今来的战略要地与文化交融的摇篮。花鸟在这里起源,查海巨龙在这里飞腾,红山曙光在这里升起……这里是辽宁。”4月23日,沈阳地铁站内广播传来辽宁日报记者孙明慧的特别播报,为一场“阅读快闪”拉开帷幕。
4月23日上午,恰逢世界读书日,沈阳地铁2号线市图书馆站内,由辽宁日报与沈阳地铁联合推出的“课本里的辽宁”主题快闪活动正式举行。往来乘客驻足聆听《飞向蓝天的恐龙》《谁是最可爱的人》《太空一日》等经典课文的诵读声。这场活动通过创新形式让书本知识融入公共空间,打造全民共享的文化体验。
“课本+”再“上新”
当天上午,沈阳地铁市图书馆站换上新装。站厅中央矗立着“最辽宁”巨幅画卷,将本溪水洞、沈阳故宫等地标与红海滩、斑海豹等生态符号巧妙融合。往来乘客纷纷驻足,用手机记录这幅立体辽宁图鉴。
以“课本里的辽宁”六堂特色课——《探源》《溯史》《淬火》《挺膺》《入画》《品风》为内容的六组展架一字排开,为乘客们呈现了课本里的众多辽宁印记。乘客刘磊感慨地说:“以前只知道课本里的知识,没想到其中藏着这么多的辽宁故事。”
“在世界读书日这个全民阅读的重要节点,我们与辽宁日报联手,将藏在纸间的‘课本里的辽宁’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元素,不仅让书香浸润沈阳地铁空间,更让广大乘客可以在步履匆匆间邂逅辽宁文化的深厚底蕴。”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杨姝明说。
书页间的记忆被重新唤醒
曾几何时,课本里的知识只是学生们伏案诵读的篇章,如今随着这场别开生面的快闪活动的举行,沉睡在书页间的记忆被重新唤醒,化作全城共赴的文化体验。
来自中铁十一局的员工徐焕然现场朗读了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名90后工程师说:“我所在的中铁十一局,正是抗美援朝‘登高英雄’杨连第生前的战斗集体。今天,当我重温《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杨连第等英烈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仿佛穿越时空,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沈阳地铁职工池春奇自幼痴迷航天,对“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传奇故事十分熟悉,在朗读完《太空一日》后,他对乘客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我们要以航天人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勇毅前行,奋力攀登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峰!”
一篇篇镌刻着时代印记的经典课文,化作琅琅书声在地铁站内回响,过往乘客纷纷放缓脚步,与现场的领读者一道,共同沉浸在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文当中。
从新闻策划到文化品牌
作为辽宁日报精心培育的文化品牌,“课本里的辽宁”自2025年1月推出以来,已从最初梳理教材中辽宁元素的新闻策划,逐步拓展为全媒体传播项目,已衍生出主题班会、沉浸课堂、实体读本、阅读快闪等多种形态。
“最初是梳理中小学教材中的辽宁元素,现在已发展成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项目主创人员表示,接下来还将推出主题游径、微短剧等丰富产品,让辽宁故事以更生动的方式广泛传播。
据统计,快闪活动吸引逾千人次参与,覆盖人群逾百万。
从纸页到城市空间,从教学场景到公共记忆,“课本里的辽宁”生长中的文化品牌正持续拓展着边界。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