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要下功夫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程恩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思政课本质的认识,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课要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话语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话语是思政课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所采取的表达方式,其内容、形式、质量直接影响育人实效。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法开展教学,善于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学术话语、教材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和群众话语,把马克思主义“真经”传递给学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运用反映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的时代话语,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用真挚饱满的感情和准确生动的语言讲清楚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感悟真理的强大力量,不断增强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要清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既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话语来读懂其现实需求,又合理地使用网络话语,运用“网言网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讲透彻,使学生通过“接地气”的话语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要善于提升话语表达能力,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将规范化、书面化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冒热气”“带土味”的生活话语和通俗易懂、鲜活真实的群众语言,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在叙事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讲故事是一种教育方式。引用故事讲道理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运用感人的事迹、生动的事例把抽象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爱听、愿听、听得进去,不断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以微观叙事的方式营造沉浸式体验,依托虚拟现实、全息影像技术还原故事场景,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根据学生年龄、专业背景“量身打造”故事内容,邀请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科技专家、劳动模范等,利用鲜活案例和一线感悟讲活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腾飞、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善于采用情景模拟、辩论研讨、影视配音等形式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生动呈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理解故事所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实践上下功夫。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而实践平台正是贯通认知和行动的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要在实践中创设体验情景,用事实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实体验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聚焦社会大课堂,多渠道拓宽实践教学有效途径。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利用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红色展览馆等场所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借助珍贵的历史资料、逼真的历史场景、感人的历史故事,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利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工厂车间等场所进行实践锻炼,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磅礴伟力,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坚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融入社会实践锻炼中,融入学生支教助学、义诊下乡、直播助农、农技培训、社区服务、政策宣讲、法制宣传、文化传承等社会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在服务人民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本文为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中华耕读文化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23JDSZK021)阶段性成果】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