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芙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繁荣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事关国运兴衰。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文化是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立足当代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积极借鉴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具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品格和广纳博采、兼收并蓄的气象。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时代之问、谋发展之局,以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创造出更多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守好“魂脉”和“根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走好“两个结合”这个必由之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要做好技术赋能,积极建设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培育文化人才,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格局和演进态势也在经历调整和重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冲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坚守文化阵地。要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要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压实主体责任,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合、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确保文化领域始终成为党执政的可靠阵地。要不断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本文为202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全媒体视域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L24BSZ053)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艺凝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