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辽沈战役纪念馆以周到的服务和丰富的活动,助力红色旅游热度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假日期间,辽沈战役纪念馆及各分支机构累计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超过4.5万人次。为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增加免费讲解和全景画语音播放场次。图为志愿者在塔山阻击战沙盘前作讲解。 本报记者 刘海搏
正在旅博展出的“画境——磁州窑的黑白艺术世界”,通过147件/套珍品,展示了磁州窑黑白釉彩下蕴藏的东方美学。图为元代白地黑花题《山坡里羊》元曲长方形枕。 本报记者 谭硕
5月18日,“华·彩——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珐琅器专题展”将在阜新市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出的近百件珐琅器,时间跨度从元代至当代。图为清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熏炉。 本报记者 刘海搏
斜口器是新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在新乐遗址共出土12件。图为观众参观压印“之”字纹斜口器。 本报记者 刘海搏
大连自然博物馆策划了博物馆探宝、第七届“我对海洋有话说”等六大主题活动。图为馆长化身“科普达人”,带领观众深入探索海洋哺乳动物的奥秘。 本报记者 郭平
一家博物馆就是一座面向未来的文化课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辽宁省各地博物馆精心策划特色展览、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教育活动,以全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拉近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从专题展览到研学课堂,从传统技艺展示到现代科技互动,博物馆正以多元形式拓展教育功能,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