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
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多指标,比如地区生产总值、固投、预算收入、社零额、人均收入等。近日采访某市一位主要领导时,他又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观察视角——“烤地瓜指数”。
这一说法,源自这位领导在该市举办的迎春灯会上与一位烤地瓜摊主的交流。摊主说:以前人少,烤地瓜赚不到钱,现在景区人气越来越旺,一个冬天就赚了1.5万元。
“烤地瓜指数”看似笑谈,却提供了一个观察经济与民生关系的重要切口,反映的是宏观经济增长是否直接作用在一家一户的生活改善上,关注的是一个“温差”的问题。宏观的统计数字固然重要,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但它们无法覆盖所有的微观个体,认真倾听一个个“烤地瓜摊主”的独特经历和主观感受,会让决策更加精准、更好落地,也更具民生温度。
“烤地瓜指数”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因素,是检验一个地区市场繁荣程度、消费活力、基层创业生态的微观镜像。再具体一些,“烤地瓜指数”还可以用以体现文旅产业对周边经济的吸附力、宽容度和拉动性。
烤地瓜的火炉、穿糖葫芦的热锅,是“最东北”的两大冬季路边风景。这样的生意投资门槛不高,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很适合小微创业。但它们的利润并不丰厚,想要赚钱,依靠的是城市里有更多的文旅场景,聚集更大的消费群体。相关管理部门,在研究文旅活动设计时,要让利于民,给小商小贩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又要对文旅场所周边环境加以管理,保证食品安全、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营造更好的城市形象。这一“收”一“放”之间,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精细化治理能力,体现的是把“烤地瓜指数”始终放在心上的民生导向。
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让每个普通人在街头升腾的烟火气中触摸到生活的希望。市领导与烤地瓜摊主的对话,本质上是一场政策与民意的双向奔赴,它还应该存在于任何一个与民生相关的场景之下,当更多的决策者愿意关注“烤地瓜指数”“房屋漏雨指数”“堵车指数”……振兴发展就能书写出更有温度的答卷。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