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

  聂鑫  王晨曦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强大的指引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着力提升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加强理论研究,解决好“以何融入”的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研究。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将研究成果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并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要向学生讲明白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带领学生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向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历史脉络与历史逻辑。

  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内容的研究与阐释,给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体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的学理逻辑与实践指向,做到既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内容,又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化呈现。同时,要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促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我国文化发展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推进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增强学生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以及情感认同。

  力求系统呈现,解决好“如何融入”的问题。结合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的课程特点,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中,需要结合课程特点突出融入的侧重性、合理性、有效性,避免简单重复,促进这一重要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完整、系统呈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侧重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地位。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侧重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侧重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讲明白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关联,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贡献。针对“形势与政策”课,侧重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如何指引我国文化建设,注重立足实践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同时,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丰富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内容。

  采用有效方式,解决好“怎样融入得好”的问题。把讲清理论与讲好故事相结合。思政课要讲明道理,更要讲好故事,这是确保课程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前提。要加强典型案例讲授使说理与叙事相结合,挖掘高校各门思政课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相关的典型案例,形成案例集,供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后实践教学使用。

  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教学多种方式的运用,积极利用好校内外研修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对校内外的文化展馆、历史纪念馆等进行主题式参观、调研、学习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识与理解,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把教学评估与交流反馈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进行及时评估,要将“大思政”理念引入教学评估环节,建立“集体研讨—同行评价—校院督导”三位一体的评估机制,不仅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时结合课程实践教学,建立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联系与沟通机制,及时吸纳社会层面的意见建议,加强对融入效果的及时掌握。同时,要加强交流反馈,优化“教师供给”与对接“学生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调研、访谈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反馈机制,关注学生需求实际,调整教学实施方案,回应学生对文化建设的疑问,确保“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实现有效衔接,实现启智润心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本文为2023年度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