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姓之心为心 ——读《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感

  张瑜

  群众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党员干部一项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作了深刻的总结概括。《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提出:“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朴实的话语透出思想的深刻、视野的宏阔和学养的深厚,道出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鱼水相依的深厚情谊,彰显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至今读来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

  明确中国共产党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使命必然。文中提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并坚持的优良传统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从先辈们的理论和实践中汲取智慧,阐明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我们党“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周期率”,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密切联系群众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基本功。俗话说“练好基本功,做事才能通”。文中“提倡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认为“不懂得或不坚持这样做,没有这样一套基本功,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需要练就的基本功涉及多领域、各方面,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员干部具备多种能力和本领的基石。只有当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善于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尊重他们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才会依靠群众找到各种问题的破解之法。

  把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到久久为功办好民生实事上。“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文中用古人议政的这句话阐明了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实践要求。人民群众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练好密切联系群众基本功,需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重点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唯此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