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之战 本溪之为

  本报记者  王铁军

  核心提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月至5月,本溪市5项重点指标跑赢全省,其他主要指标增势也较为稳定。

  今年以来,本溪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1+10”赛道为总路径,聚焦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领域,统筹做好抓党建、强产业、兴文化、优环境、惠民生工作,以创新、文化、绿色、数字赋能矿业、农业、工业、文旅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具有本溪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幅产业兴旺、文化兴盛、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生活幸福的和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强根基

  以企业为中心稳经济运行,以项目为核心稳经济增长——“产业强市”是本溪市构筑现代化城市根基的破局密钥。

  做大矿业经济。1月至5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先进装备的二次创新;加强硅基新材料产品的应用研究和对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服务;以优质石灰石资源为基础,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有序推动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设施建设等。

  做精农业经济。1月至4月,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6%、12.8%。本溪着力发展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的特色农业:重点培育“1+5”(人参、优质米、冰葡萄、果业、冷水鱼、绒山羊)省市两级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

  做强工业经济。1月至5月,本溪市的县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7.5%。本溪市与本钢集团纵深推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生态保护等9个方面的深度融合,多层次全方位推动本溪全面振兴、本钢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央地合作新典范;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高品质铸造用生铁资源优势,引育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加强药物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中试及产业化,提升现代医药产业链质效水平;聚焦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建设,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拓展再生铜、再生铝等业务;服务大雅河、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做长清洁能源产业链。

  做优文旅经济。“五一”期间,本溪市全域联动推出多彩旅游,涵盖100多项文体旅活动,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9.04%;1月至5月,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6.1%、25.4%。在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引领下,本溪市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围绕“五色本溪”“六大地域文化”,打造一批高质量文体旅融合项目;以水洞、工业遗产等为主题,开发一批具有本溪特色的文创产品;引导重要节日消费,有效激活城市旅游市场,并逐步传导至住宿、餐饮等关联行业,有效推动了行业需求稳步释放。

  扩开放

  围绕矿业、农业、工业、文旅“四大经济”,聚焦8个产业集群和16条产业链,本溪市以强劲招商脉络拓展招商空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前4个月,全市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额336.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量56.1%,同比增长8.3%。

  为顺利完成《开放合作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今年全市新增招商选资储备、洽谈、签约项目各300个的工作目标,本溪从全市各行业各系统抽调270余名精干力量投身招商选资第一线。

  提升招商选资质效。本溪市持续动态更新矿产、生态、文化三类资源库,做到“一企一档”;成立日、韩、德、欧美、中东等7个招商小分队,开展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化对外招商工作;创新招商模式,实施“统分统”招商项目推进机制,形成向上争、对外招、奋力干的精准招商、全员招商氛围。

  优化提升开放通道。推进本溪国际陆港项目建设,畅通国际物流通道,让“内陆”变“前沿”。同时,全面深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在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文旅共建等领域拓展“朋友圈”。

  拓展开放平台载体。本溪组织本地企业参加8个重点境内展会和13个重点境外展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展会签约额力争完成1.5亿元,培育形成一批新经济新业态示范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本溪市建立了外贸产业链核心企业“白名单”,推动全球采购和“溪品”出境,增进与友好城市和友好关系城市的联系,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及领域,打造“开放本溪”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对外开发的同时,本溪积极向内挖潜,立足产业优势禀赋,聚焦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优化高质量科技配置,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月至4月,本溪市科技创新领域成绩亮眼:累计登记技术合同54项、登记额4.5亿元,同比增长13.3%;中试项目已开展45个;新增雏鹰瞪羚企业6家,总数达85家……为全年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

  享幸福

  “最近10年,我几乎每年都会选一个周末来本溪度假,因为这里有如画的山水、澄澈的蓝天。”北京游客王女士说:“本溪越来越美了。”

  “咱本溪新换的电动公交车不仅坐着舒服,还冬暖夏凉。”本溪市民张女士说:“本溪越来越环保了。”

  “院子里有绿地、假山,出门有公园、广场,小区附近、农贸市场也进行了整体改造。”市民许先生说:“本溪越来越宜居了。”

  今年以来,本溪市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生态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月至5月,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100%。截至目前,本溪PM2.5平均浓度为37.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1.6%,同比改善3.5%。

  为了取得上述这些口碑和数据,本溪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安装安全装置“四件套”近2000户;6个排水项目进场施工,完成投资6300余万元,完成排水管网8.45公里;改造供热管网67.11公里。大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全市主城区31条主次干路开展百里“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清理占道经营1.9万处、店外摆卖7000余处、拆除条幅布幔灯箱拱门等4600余处、乱堆乱放各类杂物1100余吨。

  上下同欲者胜。今天的本溪坚定信心决心,依靠信仰引领未来,依靠战略擘画未来,依靠激情耕耘未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依靠创新开拓未来,依靠文化赋能未来,依靠法治护航未来,依靠人才成就未来,依靠团结共创未来。

  铺展“企”飞通途

  1.本溪龙山泉啤酒有限公司40万千升精酿啤酒项目 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将建成集绿色生态、数字智能、工业旅游于一体的花园式工厂。 郭韬 摄

  2.本桓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全长255公里(含利用段32公里),2022年8月全面开工。2025年6月4日,本桓高速公路全线27座隧道实现双线贯通,预计9月底建成通车。 郭韬 摄

  3.国网新源辽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 2023年10月27日,工程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7月1日上水库库盆正式开挖,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施工进入全新阶段。 桓仁县委宣传部供图

  4.本溪龙新矿业思山岭铁矿项目 一期750万吨/年工程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实现试生产。 郭韬 摄

  本溪是一座有特色、有色彩的城市!今天的本溪,以“红、绿、黑、白、金”五色为城市气质,更以矿业、农业、工业、文旅四大经济为发展引擎。 郭韬 摄

  王铁军

  6月19日,本溪市召开企业大会暨项目推进工作大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10个类别40户企业予以通报表扬,再次向全社会表明为企业和企业家撑腰鼓劲的态度。6月21日,在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启动的第二天,本溪市便邀请了此次活动“会长考察团”一行走进高新区,见证“银发经济产业园”的挂牌。

  本溪市之所以一次次用务实的举措、精准的动作旗帜鲜明地肯定企业的成就与贡献、突出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只因这座城市深知,支持企业就是支持自身发展、保护企业就是保护自身发展、成就企业就是成就自身发展。

  助“企”飞,要坚定不移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要求,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既亲又清、亲清分明,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

  助“企”飞,要持续优化政务环境,秉承“五个一切皆可办”理念,打造“溪心办”政务服务品牌;要持续优化法治环境,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对破坏法治环境的人和事,“恨”起来、“严”起来、“狠”起来;要持续优化信用环境,答应的事就说到做到,新官必须理旧账,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要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让各类经营主体充分释放活力;要持续优化数字环境,强化数字思维、数据思维,加快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让数字赋能千行百业。

  本溪自然资源丰沛、文化资源丰厚、科教资源丰富,正在奋力描绘产业兴旺、文化兴盛、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生活幸福的和美新画卷,广大企业及企业家正是这幅画卷的重要执笔者,在本溪这片土地上,尽展才华,成就佳作。

  冲刺下半年

责编:李明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