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巡展落幕 岐黄夜市点亮辽宁14城

  在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葫芦岛站)上,中医药专家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健康服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晓丽  陈琳琳

  6月28日至29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岐黄惠辽宁 健康夜市行”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来到全省巡展的最后一站——大连,为市民奉上“国医盛宴”,这也意味着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完美收官。

  从4月30日开幕,两个月的时间里,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四家医院联合各市医疗团队为全省14市带来“中医药+夜市”文化新体验。夜市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每个现场都人头攒动,前来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群众络绎不绝、反响热烈。

  14城联动圈粉50万人次

  义诊名医专家近2600人次、接诊患者近25万人次、总体客流量50万人次……

  这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取得的成绩。

  数据的背后,是全省中医药行业工作者夙兴夜寐的身影,更蕴含着主动创新、有效整合的工作思路。与第一届相比,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从主题升级、形式突破、技术赋能、跨界联动、产业融合等多维度创新,打造了更具辨识度、科技性、参与感和可持续的文化盛宴。主办方新增了中医药企业板块,邀请辽宁中医药、文旅企业参与夜市活动。同时,将夜市规模从1市扩展为14市,以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出,惠及全省百姓。

  在6月26日的葫芦岛站开幕式现场,正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义诊区域排队的市民王仁义说:“不用挂号,免费看诊!中医药服务送到家门口了,必须来看看。”

  “一共参与了7座城市的义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本届承担义诊场次最多的医院,副院长刘宁说,“近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周都会出门义诊,行程安排得紧锣密鼓,一般周四在医院里出诊,周五、周六就来到其他城市的夜市上。夜市安排在周末,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脑瘤科、心内科、脾胃科……刘宁说,每次义诊的专家都来自各科室,而且都是正高或副高职称,既要和各市医疗团队互补,也要保证义诊专家的水平,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近300家医药、文旅企业搭台

  今年的五六月份,在城市烟火与杏林药香中,每个中医药文化夜市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体会。中医药文化夜市不仅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更致力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助力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参与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的医药、文旅企业近300家。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堪称本届中医药夜市上中医药产业板块中最忠实的企业。“我们参与了14座城市的每一场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都是公益行为,不卖产品。”企业的中药配方颗粒区域经理刘德强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根据市民反馈,他们不断进行调整参展的产品和活动。“比如我们增加了药材原料展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配方颗粒、膏方的制作过程……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药文化,改变他们的刻板印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值得惊喜的是,14市巡展下来,除了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这样的“老牌”企业,夜市中还有许多“新面孔”,几乎每场夜市,我们都能找到当地的企业活跃其中,弘扬中医药文化。主办方希望以中医药文化夜市为纽带,助力辽宁中医药产业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中医药以新业态、新产品走进新时代、新赛道。

  首次出海本草香飘维也纳

  如果将第一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比作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圆点,那么惠及全省14个市的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就是辽宁中医药大学画出的惠民圆。近期,辽宁中医药大学还将带着中医药文化夜市走出国门,画一个中医药文化“出海”的同心圆。

  7月3日,辽宁中医药大学将携手奥地利宏爱中医与预防医学学会,将中医药文化夜市带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在当地开启一场药香与音律交织的“东方康养 中医之夜”。据了解,此次夜市有中医诊疗、健康养生、文创体验三个板块,不仅为奥方市民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还提供中药点心、中药茶饮等特色药膳,表演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并展示中药香囊、中药饰品、经络梳等中医药文创产品,让当地市民在欣赏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表示:“将中医药文化夜市带到维也纳,通过养生理念的沉浸式体验,可以架起一座文化桥梁,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彰显作为的主动注脚。我们的这次行动是中医药文化夜市首次走出国门,影响深远。它可以重构国际社会对中式健康解决方案的认知,揭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软实力的当代价值。”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