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面前得到空前发扬,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投江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他们是爱国主义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爱国主义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我们要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思想精华,让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焕发新的生机。爱国主义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着力点,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当前践行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全体中华儿女都要团结奋进、实干报国,从每个人做起、每件小事做起,点点滴滴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创造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