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阅读自觉

  □党秋月

  畅销书既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也是文化思潮的风向标,它们以古老的印刷形式记录并解释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与集体意识,反映出大众文化趣味的变迁和社会公共阅读的潮流走向。可以说,每一本畅销书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时代的密码。

  畅销书往往充当着时代焦虑的缓解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一方面不断寻求精神慰藉,另一方面也需要更直接的答案,而畅销书能够精准捕捉社会集体心理,触动读者心灵,为读者提供实用性建议,将复杂的现实困境转化为易于消化的成功学公式或生活法则。同时,畅销书也会给读者营造情感共鸣的安全空间,通过情感认同达到群体性疗愈效果。

  然而,畅销书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环节:通过大数据算法技术分析读者偏好、设计内容元素、提供简单化的人生答案。这种流水线式的文化生产,虽然满足了读者的即时需求,却难以提供长久的精神滋养,加重“知识暴食症”与“知识速食症”。更值得警惕的是,在手机阅读时代,畅销书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能否在短时间内收获点击量,与流量逻辑深度绑定。如此,人们阅读畅销书更多是为了参与话题、满足社交需求,而非真正吸收“营养”。

  面对这种困境,建立批判性的阅读自觉显得尤为重要。畅销书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既提供了观察社会的窗口,也设置了思想独立的考验。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或许真正的阅读智慧不在于读了多少畅销书,而在于能否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既不盲目推崇,也不轻率否定,避免成为文化消费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主动阅读者。同时,要善于对照经典著作,避免陷入单一价值观。经典著作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是文明的基础坐标系,给读者带来深刻的精神启迪。许多畅销书也经历了由“畅销”到“经典”的历程。把握好畅销与经典、流量与深度、速读与深思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当代阅读者的必修课。

责编:周艺凝
审核:刘立纲

PC版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