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文
一阵清凉而强劲的风从北山口吹过来,掀开了山屯上空那罩着夏暑的窗帘,山屯从漫长的迷盹中醒来,伸了伸腰,又打了一个哈欠。这个哈欠,哈出了头道沟南果梨的味道,哈出了杨台地红富士的味道,哈出了二道沟大红枣的味道,哈出了于家洼红蜜桃的味道……这些让嗅觉顿开的味道,让山屯人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明亮起来,忽闪忽闪地有了快意的维度。
那些挂满红富士的苹果树,姿态一天比一天沉稳起来,多了些叶动,少了些枝摇。一只灰喜鹊飞来,落在一个朝阳的枝头,嘴里喳喳地叫着,眼睛溜溜地转着。显然,灰喜鹊是在寻找它心中的目标。当叫声突然停止后,它用尖而有力的喙,顷刻间将一个鲜红的苹果啄出一个缺口,然后仰起脖子咽了下去,味道很让它享受。这个苹果的味道,有一股被花喜鹊咽下去了,可另一股却在二道沟的山谷中飘散着。这股飘散的味道,让嗅觉灵敏的马蜂和甲壳虫陶醉不已,便从各自的方向嗡嗡飞来。灰喜鹊满足了自己的贪欲后,叽喳地飞到了那棵最高的老榆树上。马蜂和甲壳虫都乐了,一头扎下去,非吃个光溜溜的大肚不可。
一只花喜鹊从刘家坟的枣树上飞起来,只见翅膀的扇动,没有嘎嘎的叫声。山屯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喜鹊的叫声,山屯似乎不能缺少这种叫声。一旦缺少这种叫声,山屯人就会产生空落落的感觉。花喜鹊一旦做了窝,屯东头年龄最长的四太爷就会像执勤民警一样一直看着,屯里那几个淘气的孩子,根本不敢下手去掏喜鹊窝。直到小花喜鹊离开窝飞了,四太爷才放松下来。那没有叫声的花喜鹊,嘴里叼着一颗大红枣。花喜鹊准备把大红枣叼到南山的柞树林中,为过冬储藏食物。山屯人静静地仰望着叼着大红枣的花喜鹊,都怕打扰了它。
西山坡那片红小豆秧已经过了花期,仅有零星的几朵陪伴着偶尔飞来的蜜蜂。红小豆这种作物,不像倭瓜、黄瓜和角瓜那样开谎花,只要开花就结豆荚,结了豆荚就长满豆粒。一阵秋风吹来,红小豆秧上已经长得鼓溜溜的豆荚,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成浅黄色,荚皮也越来越木质化。人们把采摘的红小豆荚晾晒在笸箩里,会听到豆荚噼啪的爆裂声,那通体朱红带着白脐的豆粒,随着爆裂声沉积在笸箩里。山屯人都知道红小豆是上等的小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和钾元素,有助于补血、利尿消肿、调节血糖,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营养丰富,又具有药用价值的小杂粮,既能让山屯人享受到科学膳食的益处,也能让山屯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北大地的高粱一穗接一穗地红起来。那片像灯盏一样耀眼的高粱红,把山屯人的脸膛映得绯红。几只麻雀飞来,落在了高粱穗上,一边叽叽喳喳地叫着,一边左一下右一下地啄着,也不知它们是在啄高粱穗上的虫子,还是在啄高粱穗上的粮食。四太爷最喜欢看红高粱被一阵风吹荡的场景。他常常站在东大地那片红高粱的地边,手捋着颌下胡须,眼角眯出了密麻的鱼尾纹。看着在高粱穗上的麻雀,四太爷似乎并不喜欢它们,大声地喊“鹰来了”,那麻雀就被吓得飞到地边的柳树上躲起来。四太爷伸手捏了捏那红红的高粱穗,心里就估算出了这北大地能产多少斤红高粱。在四太爷的眼里,这北大地耀眼的高粱红,才是山屯秋日里最美丽的色彩。
南园子里的一棵马齿苋,一天天非常神奇地扩大着地盘。那种扩充的速度,实在令人惊讶。夏日的时节里,那棵马齿苋如纤纤的女子,总有些羞羞答答,长不高,也长不大。山屯人喜欢马齿苋嫩滑酸甜的味道,经常采摘一些新鲜的马齿苋做成可口的菜肴。可马齿苋似乎不喜欢在夏日的季节里生长,一直等待着秋风给它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一阵接一阵的秋风吹过,马齿苋所有的枝叶都舒展着伸向了泥土,很快就找到了繁盛生长的感觉。不知不觉中,这棵马齿苋长成了一团马齿苋,是圆圆的一团,而且每天都有新的拔节延伸,每天都在增加分量。可见,马齿苋有着非常大的生长后劲,越在秋风乍起时越是繁盛生长。山屯人于是体悟到,还有许多和马齿苋一样的植物,都懂得适时生长,不必担心它们啥时长高,啥时开花,啥时结籽。
头道沟的玉米秸秆发出的唰唰声越来越大,叶子由下至上快速变黄。看到这样的变化,山屯人无不内心欢喜。叶子发黄了,秸秆上结着的玉米棒子就渐渐失去了支撑,最终沉甸甸地垂下来。这垂下来的玉米棒子,会被山屯人起早贪晚地擗回家里,他们还会挑选出大而均匀的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一嘟噜连着一嘟噜,装点院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会一直延续到过完大年。
一只燕子在三角地的那片白菜上俯冲再俯冲,几乎贴着翠绿的色彩飞行,尽享秋风中最为清鲜的味道。对燕子家族来说,这样的色彩和味道,会让它们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阵阵秋风吹来,就是催促它们南飞的信号。看得出,燕子家族舍不得告别山屯的秋天。
秋风吹来时,山屯里大大小小的车辆,机动非机动的,都欢实地奔跑起来,所有腿脚利落的男人和女人,也跟着欢实地奔跑起来。车的奔跑和人的奔跑,让山屯收获了一个欢实奔跑的秋天。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立纲
Copyright © 2024 lnd.com.cn 北国网